中药性能数据库 药酒配制数据库 中成药数据库 中药外治数据库 古代方剂数据库

五味子传统和潜在功用的考察分析

摘要:通过考证古本草学、古方书功能主治,可以确定五味子传统功能的核心内容已被2010版国家药典一部所收录。但古代含五味子复方所治疼痛、一切眼疾、诸失血、中风、伤寒、癥瘕、传染病、水肿、诸热、呕吐、食积、脚气、胎动不安、痈疽、小便淋秘、月水不调、疮疡等疾病现已舍弃。如今重视五味子的收涩功能,古代虽有应用,但不占主导地位。

关键词:五味子;功能;本草学;《普济方》数据库

先前,利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1],对任何一味中药跨病种检索,可得含此药复方在所有疾病的分布情况,即配伍此药复方用于所有病证的构成、各病证配伍此药频数,再与历代本草学和药典记载的功能主治相比较,经过逻辑判断和统计分析,便可反推此药物的基本功能,获取对药物传统和潜在功用的整体认识。

五味子为临床常用药,始载于《本经》,属上品,《中药学》作为收涩药收录。2010版国家药典[2](简称药典)一部医学标准确定其功能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短气脉虚,内热消渴,心悸失眠。这些功用传承了多少古本草及古方书的内容,是否存在失传的潜在功能,是有待明确的,现采用上述方法予以考察分析。

1.五味子功用的本草学考察

《本经》称五味子“主益气,咳逆上气,劳伤羸瘦,补不足,强阴,益男子精”,后续《名医别录》、《药性论》、《日华子本草》、《开宝本草》、《本草通玄》、《本草备要》等本草代有补充,剔除重复,五味子传统功能主治归纳如下:

古本草所述“下气、固精、敛汗,咳逆上气,宁嗽定喘,敛汗,强阴涩精”与药典确定的五味子收敛固涩,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相对应。所记“主益气,强阴,补不足,生阴中肌,治中,止渴,益气生津,除烦渴”与药典规定的五味子益气生津,用于津伤口渴、内热消渴相照应。所述“益男子精,暖水脏,壮筋骨”与补肾相吻合。

尚可发现,历代本草记载五味子除热(包括除热气,除烦热、退热)、止呕逆(包括霍乱转筋,反胃,止呕住泻)、明目(包括补虚明目)、治风、消食、痃癖、消水肿、心腹气胀(贲豚)、解酒毒、冷气等功用未被药典和《中药学》所收载,现代临床也很少应用。原因何在?学术界应当做出理性、科学地回答。为了确认五味子这些用处的客观实在性,以下从历代含五味子复方的病症分布考察、统计分析和现代药效学研究对照三个方面予以论证。

2.基于古代方剂文献的五味子功用考察

一般说来,药物临床应用的真实记录保留在历代方剂之中。以五味子为关键词,利用《普济方》数据库检索系统进行检索,含五味子复方主治病症分布情况一览无遗。共得含五味子复方1812首,用于540种病症。经归纳整理,含五味子方剂依次用于虚损619方(包括肾虚、补益元阳、肺虚、肝虚、大肠虚、脾胃俱虚、补益诸虚、虚劳、三焦虚寒、平补)、咳嗽316方(包括诸咳嗽、咳嗽、五脏诸嗽、咳嗽上气、咳逆上气、肺病咳嗽等)、疼痛99方(包括腰痛、身体腰脚疼痛、腹痛、偏正头痛、风湿痹、月水来腹痛)、一切眼疾98方(包括内障眼、目昏暗、目生花翳、目赤痛、暴赤眼、目青盲等)、口渴83方(包括消渴、消中、虚热渴、伤寒烦渴等)、喘50方(包括喘促、喘嗽、咳嗽喘急、热病喘急等)、诸失血50方(包括唾血、血妄行、鼻衄、肠风下血、月水不断、吐血不止、咳嗽上气唾脓血)、遗泄不固诸病44方(包括诸泻、泄痢、小便利多、小便遗失、肾虚漏浊遗精、伤寒虚汗不止、伤寒后虚羸盗汗、虚汗)、神志病40方(包括虚劳不得眠、胆虚不得眠、时气烦躁、风惊悸、伤寒烦躁等)、中风40方(包括风偏枯、中风半身不遂、卒中风、风角弓反张、瘛病)、伤寒37方(包括伤寒厥逆、伤寒三日候、伤寒五日候)、癥瘕32方(包括八瘕、癥瘕积聚、五噎、五膈)、瘟病30方(包括瘟病、尸疰、五运时行民病证治)、水肿19方(包括水气遍身肿满、诸肿、水气、脚气变成水肿)、诸热18方(包括诸热、三焦实热)、呕吐18方(包括上气呕吐、胃反、吐利、伤寒呕哕)、食积17方(包括膈气宿食不消、积聚宿食不消、留饮宿食、伤寒后不思饮食)、脚气16方(包括脚气缓弱、风脚气、脚气肿满)、胎动不安14方(包括堕胎、半产、安胎、子烦)、痈疽14方(包括痈疽托里法、痈内虚、久痈、诸痈疽、渴痢后成痈疽、乳痈)、小便淋秘13方(包括冷淋、劳淋、小便淋秘)、五官疾病13方(包括语音不出等疾、口疮、咽干、口臭)、月水不调9方、疮疡9方(包括诸疮生肌肉、发背溃后、疮疡、一切恶疮、诸疮)、外伤4方(包括诸虫伤、金刃所伤、闪肭)、风聋4方(包括暴热耳聋、耳聋诸疾),其他疾病均属散在,趋势不甚明显,故忽略不计。

经过归纳,含五味子复方所治疾病以虚损、咳嗽、疼痛、一切眼疾、口渴、喘、诸失血、遗泄不固诸病、神志病、中风、伤寒、癥瘕、传染病、水肿、诸热、呕吐、食积、脚气、胎动不安、痈疽、小便淋秘、月水不调、疮疡居多,其中五味子治疗虚损、咳嗽、口渴、喘、神志病、遗泄不固诸病与2010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记功能主治完全吻合。所治疼痛、一切眼疾、诸失血、中风、伤寒、癥瘕、瘟病、水肿、诸热、呕吐、食积、脚气、胎动不安、痈疽、小便淋秘、月水不调、疮疡等,国家药典一部则未收录,如今重视五味子收敛固涩功能,古代临床虽有应用,但不占主导地位。在国家药典未曾收录的功用中,部分得到有关本草的证实。例如,《本草备要》云其“补虚明目”;《名医别录》、《药性论》和《开宝本草》有“除热”、“除热气”之论;《日华子本草》称其能“消食、霍乱转筋,消水肿,反胃” 等,给含五味子复方治疗一切眼疾、诸热、呕吐、水肿、食积等提供了本草学佐证。

综合本草学及古代方书应用情况,初步确认五味子似有多种功能现已失传。古代含五味子复方治疗各种疼痛,提示五味子可能具有缓急止痛功能;五味子复方治疗多种眼疾,提示五味子可能具有明目作用;五味子复方用于多种失血,提示其可能具有收敛止血作用;五味子复方用于中风(包括风偏枯、中风半身不遂、卒中风、风角弓反张、瘛病)40方,提示五味子或许具有熄风止痉功能;五味子复方治疗诸热和瘟病等,提示其可能具有清热功能。此外,五味子还可能具有软坚散结、利水消肿、止呕、消食、安胎等功用。在没有充分证明这些功能之前,姑且称为五味子的潜在功能。

3.五味子潜在功用的计量分析

为了明确五味子潜在功能与国家药典所记是否具有质的差异性,我们引入了数理统计方法。众所周知,五味子治疗遗泄不固诸病,在现代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药典也有明确记载。为考察治疗疼痛和遗泄不固诸病复方中五味子配伍率的差异,对各病种用五味子复方的频次进行2*2列联表的卡方检验。利用《普济方》数据库检索系统检得含五味子复方1812首,用于各种疼痛共99方,用于遗泄不固诸病共44方,利用SPSS17.0对表1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现将疼痛和遗泄不固两者配伍应用五味子的频次比较列表如下。

首先建立数据集,在变量视图表中编辑病名、方剂数和例数,在例数当中输入相应数值,在数据一栏里对变量进行加权,最后在分析栏里选择交叉表做卡方检验,得出X2=22.0228,P=0.000003<0.01,可见两组疾病使用五味子频次具有显著差异,说明五味子治疗疼痛具有优势,其止痛作用明显优于药典明确的收敛固涩作用。统计结果表明五味子治疗疼痛、一切眼疾,P值均小于0.01,说明五味子治疗疼痛和眼疾优于遗泄不固诸病,因而证明止痛和明目是五味子的潜在功能。治疗诸失血、中风、伤寒、癥瘕、瘟病五味子配伍率分别与遗泄不固五味子配伍率比较,统计结果显示,此5种疾病的五味子配伍率与遗泄不固配伍率(P0.05)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五味子配伍用于诸失血、中风、伤寒、癥瘕、瘟病与其治疗遗泄不固没有显著差异,进一步印证止血、息风止痉、活血消癥、解热可能是五味子的潜在功用。

4.五味子潜在功用的药效学考察

以上基于逻辑和计量分析初步确认五味子的潜在功用,对此尚需得到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的进一步验证。辛氏等[3]采用热板法、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水缩尾法考察了不同浓度五味子水煎液(10%、30%、90%)的镇痛作用,并通过小鼠福尔马林试验研究了五味子的镇痛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五味子水煎液可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延长扭体出现的潜伏期和热水所致小鼠缩尾的潜伏期,提高热板所致小鼠舔足的痛阈。刘氏等[4]研究五味子多糖对于酒石酸锑钾所致的内脏痛和甲醛所致伤害性行为反应,表明五味子多糖对小鼠扭体实验和大鼠甲醛实验两种不同性质的病理性疼痛都有镇痛作用,进而证明古代用五味子治疗各种疼痛确有道理,同时证明由古代方剂通过逻辑和计量分析确认五味子具有潜在的止痛功能也是正确的。刘晓霓[5]应用五味子乙素对胃癌细胞株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五味子治疗癥瘕提供一定程度的佐证。

综上所述,古代含五味子复方所治病症未被药典收载者,确有一部分得到实验研究的证明,说明药典对五味子传统功用的取舍缺乏广泛科学地论证。本文通过逻辑和计量分析提出了五味子的潜在功能,迈出了研究的第一步,还需在实验和临床应用中反复验证,才可将潜在功能确定为普遍认可的基本功能。

参考文献

[1]梁茂新,黄会生.《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软著登字第0002781号)[S].国家版权局,1998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83

[3]辛晓林,张桂春,黄清荣.五味子镇痛效果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42~15843

[4]刘丹娜,罗晶.不同剂量五味子多糖灌胃给药镇痛作用的观察[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29(12):1115~1117

[5]刘晓霓.复方五味子素B及其成分体外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15(23):2526~2529

张丽艳博士生/梁茂新指导

原文发表在2013年《中华中医药杂志》第8期。

九九中医资讯网(WWW.99zyzx.cn)

没有评论

用户评论

评论说明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您的每一条建议或意见我都会认真对待
  • 请不要发布与本站无关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