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能数据库 药酒配制数据库 中成药数据库 中药外治数据库 古代方剂数据库

《中医学的理性选择》(第三部分 中医理论悖论与学术危机)

第七章  中药药性理论研究面临的问题

中药药性理论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祖国医学发展史上,对临床用药曾经发挥指导作用、方药组合解释功能和助发现作用。时至今日,前两种功能依然有效,但助发现功能则基本上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依靠药理学研究确认的功能,在《中药大辞典》和《中华本草》等权威工具书中,广泛收录了这些内容。

中药药性包括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用药七情、中药十八反、十九畏、禁忌和有毒无毒等,可谓种类繁多,但均通过不同渠道与中医基础理论息息相通。药物寒、热、温、凉四性,酸、苦、甘、辛、咸五味,肝、心、脾、肺、肾归经,充分体现药物借助药性与阴阳、相关脏腑的亲合性,借以实现药性理论的种种功能。中药药性这一基本特点决定了,应当把药性理论的研究与中医基础理论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必须用传统思维的认知方式理解和诠释药性,才能把握药性理论的真谛。973计划中医理论重大专项研究把药性理论放在与中医理论同等重要的位置上,足以说明对药性理论的重视程度。但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基于现代医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的思路研究中药药性理论者屡见不鲜;而对中药药性形成的理论渊源、多元建构、演变规律,通常不求甚解,仅仅依据统编教材误解而固化的理论认识为切入点,多半偏离了药性理论研究的正确思路。进而导致药性理论研究与中医理论渐行渐远的局面。本章拟就药性理论中关注度最高的四性理论、归经理论、十八反和七情研究中存在的思路方法问题,考察分析如次。

一、中药四性研究利弊考察

中药寒热温凉四性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因其与干预对象——疾病阴阳寒热病机和寒暑火热病因密切相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为临床基本治疗大法,故其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且亟待阐明的重大理论问题。在科学诠释中药四性功能和物质属性方面,业已进行了大量探索,具体进展情况如何呢?

1.中药四性研究现状[1]

近年来,中药四性研究开始转向机制和物质基础方面。有学者[2]368种中药分为寒凉、平性和温热三类,均检测了铜、锌、铁、钾、锰等11种无机元素含量,结果表明,温热药含锰量显著高于寒凉药,但铁含量显著低于寒凉药;寒凉药和温热药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平性药,其余元素三类之间无显著性差异。并由中药元素含量得出铁主寒、锰主热、钾主平的推论。另有研究认为[34],化学成分的四性是由元素原子外层电子的给出或吸收数量所决定的,金属元素易失去电子为寒,非金属元素易接受电子为热,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性有强弱不同,电子得失有难易区别,故元素有寒凉温热四性。一般而言,给出电子而吸收能量的元素为寒,接受电子而放出能量的元素为热;给出电子为碱为寒凉,接受电子为酸为温热,酸碱有强弱之分,故有四性,酸碱平衡者为平性。元素性质具有周期性,元素四性也具有周期性,由元素组成的单质及化合物的中药四性也同样具有周期性。鉴此,考察分析了多种中药所含主要成分与药性的关系,认为中药四性完全可与现代化学相统一。体现了四性物质基础研究的基本特点之一。建立中药寒温属性客观描述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探索性。部分学者[57]根据温热药作用于机体一般表现为功能亢奋,消耗较多能量,产生较多热量;寒凉药一般表现为功能抑制,消耗能量较少或抑制产热,机体生理功能状态的变化,在组织细胞能量转化上必有反应,故采用微量热法,测定大肠杆菌在中药提取物作用下的生长热谱曲线,得到生物热动力学参数,如生长速率常数、抑制率、半抑制率和热焓,借以客观描述中药或复方的寒热温凉属性,对历史上中药四性有岐义者重新分类。倘能如此,或有一定的方法学意义。

在中药四性药效研究方面,有学者[8]考察了附子、肉桂等8种温里药温经止痛除痹的药效和作用机制,确认镇痛、抗炎、抗变态反应是其药效,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促进糖皮质激素释放以及局部麻醉作用是可能机制。另把四性与归经结合起来[9],对辛温归脾胃经、非辛温归脾胃经、辛温非脾胃经和非辛温非脾胃经中药同时进行利胆、抗溃疡、抗腹泻、抗炎、镇痛、抗血栓等8 项药效学比较研究,确认利胆、抗溃疡、抗番泻叶性腹泻、抗炎和镇痛5项构成了辛温归脾胃经中药的共同药效谱。尚有以寒热两首传统复方知母石膏汤和附子干姜汤对SD大鼠实施干预,评价寒热性中药的作用。结果发现[10],正常大鼠持续喂饲寒热性中药可影响其生长发育,生理上出现代谢、消化功能改变;行为上分别出现寒证或热证特征;并可影响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寒热性中药对内分泌、生化酶也有一定影响。其研究特点是,所用寒热属性中药是复方而不是单药。此后,又对寒证和虚寒证患者以温热药复方干预,发现热药疗寒的相关7类基因;认为温热药主要影响代谢基因表达,疗效与证候的基因表达谱存在明显差异,推测温热药可能通过基因网络发挥治疗作用。此项研究在寒证或虚寒证患者身上从基因水平考察了四性的作用机制[1112]

 2.中药四性研究的主要问题

 通过考察部分有代表性的中药四性研究,表面看来似乎有声有色,研究方法有所创新,观测指标不断翻新,一般感觉尚好。其实,这并不能掩饰四性研究潜在的各种问题。

 1)中药四性物质基础与生物效应研究脱节   通常,中药四性物质基础与生物效应研究均独自进行。对部分药物按四性分类后探讨各类药物共同的物质属性是非常困难的,即便找到某种(或某些)相同或相似物质,也难以确认就是四性的物质基础。由中药元素含量推定铁主寒、锰主热、钾主平,即把中药四性简单归结为3种元素体现的物质属性。显然,这3种元素不可能是药物主要(更不要说全部)功能或生物活性的承担者。而对寒性或热性中药进行药效学研究,因未能明确所选观测指标是否与疾病寒热属性有关,同时未能明确各药多种功能或生物活性具体的物质承担者,同样不能得出确定的研究结论。

 2)重视群体四性分类考察,忽视复方寒温属性研究   选择有代表性的寒性或热性中药进行研究,符合以单药确定四性的历史事实,但与临床实际大不相同。众所周知,中医临床主要用复方调节疾病寒热属性。例如,六味地黄丸主肾阴虚(虚热),加入附子、肉桂两种热药便用于肾阳虚(虚寒),这种改变寒热属性药物构成导致适应证变化的原因何在,复方总体寒温属性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另如交泰丸中黄连和肉桂寒热属性分明,用量为1 01,两药的剂量关系与心肾不交证之间是什么关系,如何根据适应证调配寒温药物剂量?诸如此类,许多复方用于寒热属性的疾病均未得到科学、合理的阐述。鉴于中药四性主要来自临床,四性研究应当服务于临床,故而复方药性应当成为四性研究的侧重点。

 3)未能限定并考察影响单药四性的因素   单药四性属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可受多种因素影响而变化。早在《名医别录》中即有巴豆、秦椒生温熟寒,半夏生微寒熟温,礜石生温熟热的记载,提示生品与熟品药性不同。此外,中药四性还受炮制、提取工艺、剂量等因素的影响,限定并考察这些因素对四性研究非常重要,不过现实研究通常未能予以顾及。

 4)由寒热两性研究中药四性的局限性   把中药四性简化为寒热两大基本属性,对微寒、平和微温忽略不计,是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研究方法。在临床上,疾病寒热属性有实热、虚热、实寒、虚寒之别,又有阳虚、阴虚、外感、内伤之异。故而《本草经》把四性具体确定为寒、微寒、平、微温、温五类(尚有礜石大热),《名医别录》补充大寒和大热两类。药物四性的精细划分,应是医疗经验的概括与总结,亦即药物寒热两性之间的微寒、平和微温是可以区分的药性过渡类别。当前,四性研究均在寒温属性明确的药物中进行,并称微寒可归寒性,微温当归温性,平性也可根据偏温偏寒而纳入寒热两性药物中,这样就把药性问题简单化和绝对化了,进而背离了四性内涵的传统约定,也与临床实际不符。

 5)重视单类药性的药效学评价,未能开展四性比较药理学研究   迄今为止,对寒性或热性药物功能的考察均在实验动物中分别进行。以镇痛、抗炎、花生四烯酸等为指标,考察温里药的药效和作用机制即属此例[8]。所选指标都是通用指标,并未认定是寒证的专属性指标。由于未能排除寒凉药对本组指标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故而得出的任何结论都不可能揭示四性的本质。因此,温热药与寒凉药在这些指标上的本质性差异就不能确定。解决这个问题,只能在相同指标生物效应的比较中,判断温热药物与寒凉药物的差别。而现实的研究均从寒热两类药物分头进行,不做两类间生物效应的比较,因而难以得出可靠的分析结论。

 6)四性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   药物四性的实验研究只能利用热证和寒证动物模型予以实现。然而,在“证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制”一章中已经明确,包括热证、寒证在内的所有证和病证结合动物模型都是不确定的,借助这些前期确认的热证和寒证模型开展的所有实验研究,都不能证明任何问题。这便彻底封闭了通过实验研究论证四性的本质和物质基础的渠道。

 7)四性临床研究的辨证诊断问题  通过临床研究论证中医药理论问题,是当前973中医理论重大专项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其必要前提条件是,辨证诊断的客观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前面的研究反复证明,行业标准、学会标准和统编中医临床教材等,均存在互有参差、彼此矛盾的问题,学术界执行起来同样各行其是,差别甚大。最为严重的问题是,基于西医疾病辨证所属症状大多是虚拟的,进而导致所辨诸证也是虚拟的,致使包括热证、寒证在内的所有证缺乏统一、规范、普遍认可的诊断标准,更不要说将大热、热、温、微温、平、微寒、寒和大寒等区别开来的辨证诊断标准。进而关闭了通过临床论证四性本质和物质基础的大门。

 8)中药四性传统确定方法的多元性   当前,学术界普遍遵从《中药学》中药四性来源的一元说,即药物干预疾病寒温属性后发挥了确切的调节作用、借以推断药物的寒温属性。凡能改善热证者为寒性药,可调节寒证者为温性药。即中药寒温属性是基于这一原则确定的。我们的早期研究指出[13],在药性寒热温凉属性的药效反推法之外,至少包括口尝判定法、物性判定法和生理反应判定法等。例如,干姜、肉桂口尝即知性属温热,薄荷、石膏口尝便有清凉之感。而礜石和凝水石等传统药性的确定方法更为不同。陶弘景认为:“生礜石内水中,令水不冰,如此生亦大热”(《证类本草》礜石);而凝水石药性为寒,是因“此石末置水中,夏月能为冰”(《证类本草》凝水石)。这是由物性推知药性的典型例证。另有借助服药后出现的其他反应推定药性的方法,如陶弘景云:蒺藜子“久服不冷而壅热,则其温也”(《证类本草》蒺藜子),丹参“时人服多眼赤,故应性热”(《证类本草》丹参)。由这些判定方法可知,中药寒温属性的传统确定方法原本就是多元的,并非借助干预寒性或热性疾病反推药性这样一种方法。不同方式确定的药物寒温属性,与其功能和功能承担者的关系就会存在不同的关联形式。因此,仅基于四性来源的一元说开展现代研究,不可能得出正确认识。

 3.中药四性研究的思路方法

 在揭示的8方面问题中,寒证和热证动物模型难以制作、临床缺乏统一、客观的寒证、热证辨证标准,这两项便彻底封堵了中药四性研究的必由之路。核心问题在于,中药四性属性确定的多元化问题。现已明确,中药四性的确定方式多种多样,至少包括以证测性法、口尝判定法、物性判定法和生理反应判定法等,具体采用的药物四性判定方法不同,对同一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判定的结果也不会相同;换言之,即便不同药物的寒热温凉属性完全相同,如果是用不同判定方法确认的,这些药物的本质也不可能相同。因此,通过文献理论研究,全面确认中药四性的多元化判定方式,进而明确每种判定方式的特点和规律,这才是中药四性研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鉴于寒热温凉是大自然气候变化的基本状态,故可认定中药四性是象思维的产物。而用不同判定方法确定药物的四性,实为从不同角度以象取意,最终作出寒热温凉的判定。倘若如此,作为象思维意义上的中药寒热温凉四性,应当如何与现代实验方法接轨,这是需要统一廓清和解决的根本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如同现在这样开展四性实验研究,已被证明是行不通的。

 九九中医资讯网(99中医)

没有评论

用户评论

评论说明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您的每一条建议或意见我都会认真对待
  • 请不要发布与本站无关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