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能数据库 药酒配制数据库 中成药数据库 中药外治数据库 古代方剂数据库

栀子潜在功用的考察与分析(1)

摘要:通过考察栀子在本草文献、古代方剂及2010版《药典》一部中所载内容,发现古代本草及方剂文献中提炼出来的功用与《药典》基本吻合。但综合古代文献提炼出来的止痛、宁心安神、泻下、疏散风热、止渴、止痉等功用《药典》不曾收录。结合现代药效学研究,初步确认这些功用均为栀子业已失传的潜在功用。

关键词:栀子;《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潜在功用

中药的功能主治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而不断发生衍变。在这个漫长过程中,有些功用得到了扩展和补充,部分功用由于多种原因萎缩甚或被湮没。利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1],对单味中药配伍在复方中应用于各病证进行全面检索,并与历代本草学文献功用记载和现代研究成果相比较,可以较为全面的认识中药的功能主治,发现其潜在功用[2-4]。栀子是临床常用药,本文旨在通过古今文献的考察分析,挖掘失传的潜在功能,进而更全面地发挥其临床作用。

一、栀子历代本草学功能主治考察分析

栀子首载于《本草经》,列为中品,“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酒疱皶鼻,白癞,赤癞,疮疡。”所谓“五内邪气”,乃五脏感受邪热之气。《名医别录》补治“目热赤痛,胸心大小肠大热,心中烦闷”诸疾,《本草经集注》称其“解玉支毒”。玉支者,羊踯躅也,乃大毒之品。两书所记侧重栀子热证之用。不但祛五脏邪热,且清胃、大小肠之热,泻热范围较为广泛。

晋唐时期,栀子功能主治范围迅速扩大。《药性论》以其“杀蟅虫毒,去热毒风,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利五淋、通小便、解五种黄病,体现了栀子清热利湿功能。从明目及治目赤肿痛,可知栀子有清肝明目功效。《食疗本草》补充“主喑哑,紫癜风,黄疸,积热心躁”之功,并以栀子仁烧灰治“下鲜血”,首次提出栀子止血功能。《本草图经》则“疗血痢挟毒热下者。”

金元以来,栀子功用又有补充。《医学启源》取栀子“去上焦虚热,治风热”及“止渴”。《药类法象》用治“血滞而小便不利”。《本草衍义补遗》云“泻三焦火,清胃脘血,治热厥心痛,解热郁,行结气。”《本草蒙筌》增加“去赤目作障,止霍乱转筋。”《本草纲目》云其“治吐血,衄血,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汤火伤。”《本草正》以其“清心肺之火”,“耳目风热赤肿疼痛”,“治大小肠热秘热结”。《本草新编》强调“专泻肝中之火”,“止心胁疼痛,泄上焦火邪,祛湿中之热”。《医林纂要》增“泻心火,安心神,敛相火妄动,瀹三焦之水道”之用,首次明确栀子有安神功能。至此,栀子功能主治大体臻于完备。

综合历代本草文献,凝炼栀子功用:一是清热泻火(主五内邪气、面赤、时疾、疮疡、除热、解热郁、胃中热气、胸心大小肠大热、去上焦虚热、泻三焦火、清心肺之火、泄上焦火邪、敛相火妄动);二是清热利湿(酒疱皶鼻、霍乱、利五淋、血滞而小便不利、通小便、小肠大热、解五种黄病,血痢、血淋、黄疸、祛湿中之热、汤火伤、瀹三焦之水道);三是清肝明目(目热赤痛、明目、目赤肿痛、目赤作障、泻肝中之火);四是凉血止血(清胃脘血、下鲜血、吐血、衄血、下血);五是疏散风热(疗风热、喑哑、去热毒风、耳目风热赤肿疼痛);六是止渴(消渴、口干、止渴);七是宁心安神(胸心大热、心中烦闷、积热心躁、中恶、安心神);八是止痛(热厥心痛、热厥头痛、心胁疼痛、损伤瘀血、疝气);九是通便(热秘、大肠大热);十是解毒(解玉支毒,杀蟅虫毒);十一是祛风止痒(白癞、赤癞、紫癜风)等。

二、栀子古代方剂配伍应用规律考察分析

利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考察栀子在古代方剂中配伍应用情况。借助含栀子复方所治病症的分类构成,即可把握古代干预的优势病症,全面提炼出其功能主治。

1.含栀子复方治疗病症分类

以栀子为关键词,在《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检索所治病症,得含栀子复方1699首,用于577种病症。为方便统计分析,首先对相同或相近病症分类归纳整理。

在含栀子复方所治577种病症中,将目赤肿痛、目赤痛、暴赤眼、五脏风热眼、疮疹入眼、热病热毒攻眼等归为目赤肿痛;将伤寒、伤寒后劳复、阳毒、阴阳毒、伤寒余热不退、伤寒五日候等统称伤寒;疮疡包括汤火疮、五色丹毒、热疮、一切恶疮、丹毒、诸疔疮等;黄疸包括伤寒发黄、时气发黄、诸黄、热病发黄、黄疸病、谷疸、急黄等;热病则有三焦实热、热病、壮热、热病三日、结热等;诸痈疽、诸痈、诸疽、便痈、附骨痈、乳痈、痈疽、石痈等同归痈疽;将伤寒发斑、伤寒鼻衄、脏毒下血、热病发斑、鼻血不止、吐血、血妄行等并归出血;痢疾包括血痢、热痢、热病痢下脓血、伤寒下痢、伤寒下脓血痢、滞下脓血等;风热包括风热、诸热、热毒风、风邪和风毒等;烦躁不安包括伤寒发狂、伤寒烦躁、伤寒后不得眠、热病发狂、心狂、惊悸等;淋涩包括小便淋涩、血淋、膀胱实热、淋秘、小便赤涩、热淋等;目生翳膜包括眼生翳膜、目生肤翳、卒生翳膜、内外障眼等;时气包括时气五日、时气劳复、时气余病不退、时气、时气瘴疫、时气疫疠等;便秘包括大便秘涩不通、大便不通、秘结、风秘、伤寒大便不通、时气大便不通、热病大便不通等;痉病包括惊痫、癫痫、风痫、热痫、急惊风、破伤风等。疼痛则有时气头痛、伤寒头痛、热病头痛、头痛、身体疼痛、腰痛、中风百节疼痛、风走注疼痛、胃脘痛、心腹痛、历节风等;消渴、胃热渴、疳渴不止、消中、烦渴、消肾、渴利、暴渴同归烦渴;心劳、热劳、脾劳、虚劳骨热、肝劳、虚劳烦热等归属虚劳;温疟、瘅疟、痰疟、诸疟、疟疾、劳疟归入疟疾;大风癞疾、大风眉须堕落、风瘙瘾疹、疥癣、诸疥和风癣同归疥癣瘙痒;乳石发浮肿、乳石发烦闷、乳石发心腹胀满同归乳石发;中风、心中风、卒中风、风瘫痪、风气、肝中风等同归中风;尸疰、五尸、鬼疰、传尸羸瘦、飞尸和诸尸等同归诸尸;将解诸毒、解酒毒、蛊毒、解金银铜石毒、中药毒和猘犬啮等归入解诸毒。总计分为24类。另有一些病症,含栀子复方仅有零星分布,没有统计分析价值,故未采用。

2.含栀子复方治疗病症分类构成分析

将含栀子复方所治病症予以列表(见表1)。由表1不难看出,栀子所治病症以热证为主,其中伤寒、热病、时气、疮疡、痈疽、风热、疟疾主要为火热病症,黄疸、痢疾、淋涩为湿热病症,目赤肿痛多为肝经风热。其它如烦躁不安、出血、便秘、烦渴、痉病亦与热证密切相关。此外,含栀子复方在疼痛、虚劳、疥癣瘙痒、乳石发等病症也有较多分布。

参考文献

[1]梁茂新,黄会生.《普济方》数据库管理系统(软著登字第0002781号),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版权局,1998.

[2]安然,梁茂新.白术失传和潜在功能的文献考察,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25(1):14-16

[3]吕莹,梁茂新.柴胡潜在功用的考察分析,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0):2514-2517

[4]张丽艳,梁茂新.五味子传统和潜在功用的考察分析,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8):2267-2269

(待续)

张红梅副教授/梁茂新

没有评论

用户评论

评论说明
  •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 您的每一条建议或意见我都会认真对待
  • 请不要发布与本站无关的话题